首页

最新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4 14:38:22 作者:哈佛vs美国政府,对峙战升级!哈佛外国学生或将被迫转学? | 国际识局 浏览量:17318

  中新社上海8月14日电 (记者 王笈)“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14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幕,以300件发现于圆应塔的珍贵文物,“重现”古代上海的历史风貌和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圆应塔,是上海现存最高的古塔,也是上海清理发现文物最多的古塔。先后发现佛教造像、法器、玉器、铜器、钱币等千余件文物,年代跨度从南朝至清代中晚期,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在全国均属罕见。今年是圆应塔完成建筑修缮和考古发现30周年。

8月13日,“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预展。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本次展览中,圆应塔塔刹顶部宝瓶和天宫、地宫内的多件代表性文物得以集中亮相。展出的“嵌福禄寿喜盒铜宝珠内胆”,筒壁面镶嵌有银经盒、福禄寿喜铜盒、钱币等,涉及形象包括罗汉、无量寿佛、观音等。此件文物融合儒、释、道,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信仰和思想体系和合共生的特质。

  出土于圆应塔地宫的“青田石佛坐像”,是一尊标准的大都地区14世纪中叶藏-汉式风格造像。此佛像肉髻高耸,宽肩挺胸束腰,莲花座底刻铭“大都佛儿张造”。据介绍,大都指元朝首都,即如今的北京,“佛儿张”为张姓造像者的谦称。这种造像风格又被称为“西天梵像”,是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及其汉族弟子将尼泊尔、藏地与汉地3种佛教造像风格相融合所创立的,后成为元大都造像及皇室造像的规制。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圆应塔珍藏文物重现于世,从工艺技术、心理观念、人文风貌等方面展现了江南文化的历史方位和独特魅力,是古代上海市镇发展、文化繁荣、生活雅致的重要实证。(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同天被判!陈永亮4次行贿于洪臣共计90万元

中文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加强与各方合作,携手前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喜欢中文、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一起探索中文的奥秘,共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皮影里的中国”展览导赏活动

报告指出,整体而言,上海市民已经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书香充盈着市民生活和城市各处,各群体都能得到均衡平等的公共阅读服务,这是“书香上海”的生动诠释。(完)

陕西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部分地区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走进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一排排闪烁的机架跳动着数字经济的脉搏。这里关联着每个人的生活日常——浏览的每个网页、发送的每条消息、下达的每个网购订单,数据从何而来,又在哪里运算、存储?在这个“数据粮仓”可以找到答案。

支持国际邮轮在港停泊期间开展“静态游” 中外游客可登轮参观体验

@改革开放45年——Z世代探寻浙江奇迹》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2002年,宁波港务局向当时集装箱全球排名第14位的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发出想去学习考察的传真,却被婉拒了。对此,宁波港口奋斗者并没有轻言放弃,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有作为才有地位,拼搏创业才是唯一出路。

【新春纪事】观杭州冰雪经济 过年滑雪渐成“新宠”

于海广补充说,该遗址还首次发现以半地穴式房址为特色的龙山文化早期小型完整聚落,房址数量较多、保存较好、排列有序,是海岱地区龙山文化考古的新突破,为探讨龙山时期各类功能和形态不同的聚落提供了新资料,对了解龙山社会的复杂性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